瓊結藏王陵地處藏南谷地,位于雅魯藏布江中游南岸的瓊結河流域。瓊結西、南、北三面群山環(huán)抱,東面為狹窄的谷底。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峰聳立,河谷深切,平均海拔約為3900米。瓊結境內分布有多處吐蕃時期墓群,通過文獻記載和考古勘察,目前已確認的與王室有關的陵墓主要分布在東噶、木惹山陵區(qū)。其中東噶和木惹山是唯一一處吐蕃大型王陵區(qū),俗稱藏王陵,也是吐蕃王室的主墓地。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已有國內外眾多學者做過實地考察和研究,1961年就入選國務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墓群分東(東噶)、西(木惹山)兩區(qū),東區(qū)墓葬主要分布在瓊結河東岸的東噶溝口附近,西區(qū)墓葬主要分布在木惹山腳和瓊果溝溝口的臺地上。陵區(qū)北面臨河,南面依山。陵區(qū)內墓葬的海拔高度在3600~3830米。陵區(qū)總面積3.7平方千米,東西長2160米,南北寬1747米。
自圖齊先生于1950年出版《藏王陵》一書以來,陸續(xù)有14位專家學者對藏王陵主陵區(qū)內的墓主身份做過考證與研究,在以往的研究當中,即使使用同一部文獻中的同一材料在研究同一問題時,在不同的學者之間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以新發(fā)現(xiàn)的資料《桑瓦央瓊》為例,墓丘數(shù)量在原有的數(shù)量上增加了近一倍。也正是由于墓丘數(shù)量的激增,使得先前關于墓主身份的考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質疑。筆者以最新的考古調查為基礎,對藏王陵東、西兩大陵區(qū)內發(fā)現(xiàn)的各墓丘的墓主身份及當中存在的問題等做新一輪的研究。
西陵區(qū)(木惹山陵區(qū))
木惹山陵區(qū)的陵墓分布集中、排列有序,是一個規(guī)模相當宏大的陵區(qū)。目前,該陵區(qū)內能確定的封土墓共有15座。據(jù)相關文獻記載,有11位王室成員被安葬在這一陵區(qū),他們分別是:松贊干布(617—649)、芒松芒贊(638—676)、都松芒布支(676—704)、赤德祖贊(704—755)、赤松德贊(742—797)、牟尼贊普(761—798)、赤德松贊(774—815)、絳察拉本(?—739)、朗達瑪(815—842)、沃松(842—904)、赤瑪略(?—712)等9位贊普和一位王子及王妃,共 11位。在這11位王室成員中,墓主身份與墓丘進行相對應的封土墓有7座,文獻中的記載與實際不相符的墓丘有3座。
松贊干布陵。有兩個陵號分別是木惹穆波(smug ri smug po)和綁索囊杰堅(bang so nang rgyan can),前者意為“木惹紫紅山陵”,后者意為“內部豪華陵”,此兩種陵號的得名可能分別與封土的外形、土色以及陵內裝飾和隨葬器物有關。諸多史書中在記載松贊陵墓的位置時,出現(xiàn)了“瓊波達(’pyong po mda’)”和“瓊波囊(‘pyong po nang )”兩個略有差異的地名。兩地名在瓊波一詞上雖然一致,但詞尾意思卻明顯不同:“達”在藏文中指的是“邊緣”,而“囊”一詞指的是“內”或“里頭”。所以,根據(jù)文獻記載還不能確定松贊干布陵墓的位置。我們也不能把“瓊波達”一詞翻譯為“瓊結河邊”。目前我們之所以將1號陵判定為松贊陵,主要是依據(jù)文獻記載及與之相關的遺跡遺物做綜合考量。
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藏王陵(攝影/金海)瓊結藏王墓總地形與建模圖
西陵區(qū)三維建模(四川大學藏學所制圖 供圖/夏吾卡先)
西陵區(qū)三維建模全景
第一,自松贊干布王陵起,王陵在選址和封土形制上開始有所改變,具體表現(xiàn)為選址上放棄了東陵區(qū),擴建了新陵區(qū);封土形制也變?yōu)榉叫畏馔痢,F(xiàn)在的1號陵則具備上述條件。
第二,所有關于西陵區(qū)各陵墓位置,各文獻均以松贊陵為起始點,依次向左一直記述到木惹山為止。只有將現(xiàn)存的1號陵判定為松贊干布陵,才能與文獻記載和現(xiàn)存的墓丘基本對應。因此,可基本確認木惹山最右邊的陵為松贊干布陵。
第三,1號陵上有一座名為松贊拉康的佛殿,此殿歷經(jīng)了各代重建和維修。最初修建時間可以追溯到公元11世紀。因在松贊干布陵墓上修建寺廟,寺內主供像是松贊干布,相傳以前寺內還有一尊松贊干布的石刻雕像。
第四,在文獻記載中,該陵墓為方形封土,陵門朝向尼泊爾方向,當初舉行喪葬儀式時,諸多隨葬品也從大門進入墓室。尼泊爾方面的陵門即陵墓西,這里有比較重要的方位意義,這一面的瑪尼堆目前仍然是百姓在頂禮膜拜時所選擇的主要方向。在離瑪尼堆不遠的地方,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些早期的鋪石遺跡。綜上,1號墓主人應為松贊干布無疑,其下葬時間是公元651年。
芒松芒贊陵。陵號俄斜曬波(sngao bzher hral po),具體含義有待考證,可能與封土夯實細密度和綠化程度有關。多數(shù)史書在記述該陵位置時,均認為其位于松贊陵的左邊。但在《西藏王臣記》中,卻將該陵位置記述為“貢松之左”。按《西藏王臣記》的說法,我們是無法確定陵位的。這部史書中根本就沒有交代貢松貢贊陵的位置,只是在記載都松芒布支的陵位時,提到該陵墓位于芒松芒贊之左邊。這就給我們帶來了一連串疑問。所以說, “松贊之左”說是一個誤傳。故2號陵主人應該是芒松芒贊贊普,其下葬時間是公元679年。
都松芒布支陵。兩個陵號分別曰桑格扎巴堅(seng ge brtsegs ba can)和拉日堅(lha ri can),前者意為“配置獅子陵”,后者意為“圣山陵”。該陵陵號應是將陵前配置和封土加以神化有關。史書皆記載其陵位在芒松芒贊之左,故3號陵基本可以確定為都松芒布支陵。在《雅礱尊者教法史》《漢藏史集》《賢者喜宴》等書中,提到該陵為胡人所建,并建圍墻(lcags ri)。在田野考察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3號陵封土西、北邊殘留有長條形石砌圍墻。石砌很規(guī)范,有的地方殘墻高約1米,但封土東、南兩邊,因修筑近水渠和公路,已損毀,現(xiàn)無法考察其原貌。這段墻基與文獻記載完全吻合。此陵墓也是藏王陵墓中唯一一座砌有石砌墻墓基的墓丘。因受此陵位于木惹山一說的影響,中科院考古所的研究人員在考證墓主身份時,錯認3號陵至6號陵這四座陵的墓主身份。該陵在整個吐蕃王陵中比較特別,我們也可以將其稱為“衣冠?!薄R虍斈曩澠赵谟H征南詔的戰(zhàn)役中被弒,只有遺體的右大腿被葬于該陵中。值得注意的是,該陵在西陵區(qū)西南向排列的墓丘中,屬于封土規(guī)格略低的一座。這可能與其母共治國政有關。墓主人的下葬時間是公元706年。
赤德祖贊陵。陵號拉日祖囊(lha ri gtsug nam/snang),意為“高處圣山陵”,陵號與封土的神化和該陵所處地理位置有關。陵號中的“祖”字,有一語雙關的含義,不僅具有“最高處”和“頂部”的意思,也暗合自己的名字。史書中均記載,該陵墓修建在木惹山,位于都松芒布支左邊。在木惹山陵區(qū)中,陵位在都松芒布支左陵左邊的只有5號陵,故5號陵就是赤徳祖贊陵,該陵的墓主身份在西藏文管會的調查報告中得到了確認。雖然有學者對此提出過不同的看法,但他們并未提供足夠的資料支撐其觀點。
赤松德贊陵。兩陵號分別曰赤日祖囊(phrul ri gtsug nam)和綁索齊杰堅(bang so phyi rgyan can), 前者意為“高處變幻山陵”,“赤”字也與贊普的尊稱“赤吉拉強曲切波”暗合;后者意為“外部豪華陵”,陵號與封土神化和陵墓的規(guī)格和外在配置有關。此陵號與松贊干布陵的陵號“內部豪華陵”間有相互對應關系。史書記載陵墓位于木惹山,父王后方(右后方)防洪水(‘od pa bsrungs)。我們在尋找該陵的陵位時,若暫不考慮“防洪水”一詞,僅從方向上考證, 4號陵也可能為赤松德贊陵。丹增南達和王仁湘也將4號陵考證為赤松德贊陵。但是,若考慮到“防洪水”的功用,該陵墓位于父陵上方而不會低于父陵,如此才能起到防洪水的作用。在2012年的田野調查中,我們在6號陵發(fā)現(xiàn)有數(shù)條石砌臺階,從而確認了其前后左右的方向。綜合考慮,只有6號陵才符合赤松德贊的這些特點。另外,6號陵陵前配置有一對石獅,此陵的規(guī)格規(guī)模與文獻記載所稱的“外部豪華陵”名稱也相對應。該陵在禮制上如此高規(guī)格,也只有赤松德贊的豐功偉績才與之相匹配。
藏王墓西陵區(qū)M7號墓夕照(攝影/邱衍慶)
牟尼贊普陵。陵號拉日頂波(lha ri lding bu/po),意為“優(yōu)美圣山”,陵號與封土加以神化有關。史書均載其陵位于赤德祖贊的右前方。在尋找該陵的陵位時,由于采取的視角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一致。在5號陵前方的左邊和右邊,正好分別有4號陵和9號陵。筆者擬將1號陵作為基準點,對左邊的陵位以此對應,只有4號陵的陵位符合其位置。4陵的封土規(guī)模比9號陵大兩倍,前者的封土形制呈方形,而后者呈梯形。自松贊干布起,吐蕃陵墓封土形制上有一定的講究,王陵均改制為方形。4號陵在其規(guī)模和形制上考究,也完全符合一位贊普陵墓應有的規(guī)格和等級。
赤德松贊陵。陵號為楚欽辛(‘phrul chen bzher)和杰欽赤日(rgyal chen ‘phrul ri)。上述這兩種陵號與墓碑所記的“杰欽赤(rgyal chen ‘phrul)”之間在書寫語法上雖存在著微妙的差異,大體意思基本一致。陵號與贊普生前的業(yè)績和個性尊號有關。多數(shù)史料上認為其陵墓的位置位于都松芒布支陵前。其中《漢藏史集》載,此位于都松芒布支陵下方……陵前立有一通未載入史冊的石碑。而在《西藏王統(tǒng)記》中卻記載為東噶,出現(xiàn)了與以往不同的說法。在吐蕃贊普世系中,本身對牟底贊普、赤德松贊、賽乃來三種不同的稱謂,他們是同一人呢,還是兩個人,或三個人有一定的爭議。在《西藏王臣記》中,牟底贊普和賽乃來是同一人;而《五部遺教》中,三種稱謂指的都是同一人;《桑瓦央瓊》則認為三種不同稱謂指的是完全不同的三個人,其中賽乃來的陵墓就建在東噶陵區(qū)。筆者認為《西藏王統(tǒng)記》的說法與《桑瓦央瓊》中的塞乃來的陵墓記載有一定的聯(lián)系。按照主流文獻的記載,即位于都松芒布支陵前或陵下方,陵前還立有石碑的只有7號陵即赤徳松贊陵。
絳察拉本陵。據(jù)史書載,陵位于父陵左邊或父陵前面。前輩學者在考察該陵陵位時,一般認為其應是赤德祖贊陵前左右兩邊的4號陵和9陵中的一個。對此觀點,筆者認為,若4號陵被認為是絳察拉本陵,其存在的問題是:第一,其在分布排列上有悖于自1號陵往左排列的順序;第二,在文獻記載中,絳察拉本陵為圓形封土,而4號陵的封土呈方形而非呈圓形。第三,作為早年夭折的王子,絳察拉本在封土規(guī)格上能否擁有像4號陵那般宏大的規(guī)格?至于9號陵若被認為是絳察拉本陵,問題同樣在:首先,從5號陵到9號陵之間的距離太遠,不太符合文獻記載中所提到的左邊或前面附近的意思;其次,9號陵的封土為梯形,也不符合文獻所記載的圓形封土;最后,從《密極小冊》中所講的王陵排列先后順序和用詞來看,絳察拉本陵應該是一座小型墓。最近實地調查發(fā)現(xiàn)的藏王陵區(qū)內的最小型的墓,直徑不足10米,封土高度也不到1米。這種小型墓確實在5號陵左右,它早已被淹沒在了山體扇形堆積中。因此,從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筆者認為我們尚無法確定絳察拉本陵的具體位置。墓主人的下葬時間是公元741年。
雪后初晴的松贊拉康(攝影/曲杰)
雨后初晴的藏王陵(攝影/曲杰)
朗達瑪陵。陵號邦仁廓洛堅陵(bang rim ‘khor lo can),意為“圓形階層狀”,陵號與該陵的封土形狀有關。史書載位于都松芒布支陵和赤松德贊陵之間。在現(xiàn)場勘察中發(fā)現(xiàn),都松芒布支陵和赤松德贊陵兩位陵墓之間正好為14號陵,而且封土規(guī)模也不小,只是現(xiàn)存封土形制與文獻所記的圓形階層狀相差較遠。另外,赤瑪略的陵墓也大概位于這一方向,所以,難以確認其陵墓。
沃松陵。陵號吉布拉登(skyes bu lha bsten),意為“依神(信神)之子”,陵號與贊普在佛教復興中的歷史功績有關。史書載位于都松芒布支后方,這個后方應該是3號陵西南方向的平灘上,從早年的藏王陵航拍圖上我們在這一區(qū)域可以看到一些方形土塊,后由于開建民房、公路、耕田等原因,這些土丘逐漸消失了。過去有的學者認為3號陵東面的封土墓即為沃松陵,但這些封土墓與文獻記載相差較大,故筆者對此持疑。
赤瑪略陵。據(jù)《吐蕃贊普大事年表》記載,該陵葬于青巴;在《密極小冊》中亦稱“陵墓位于子陵左邊較遠的位置”?!白恿辍本褪?號陵,如此一來,至少我們可以推斷赤瑪略應是葬在木惹山陵區(qū),但目前尚無法確定其具體陵位。
東陵區(qū)(東噶陵區(qū))
東噶陵區(qū)是吐蕃王室最早選定的王室墓地。據(jù)文獻記載,自吐蕃第28代拉托托日年贊或第29代赤涅桑贊起,就開始在這里修建陵墓。許多史料中認為,第一位葬在瓊結藏王陵東噶陵區(qū)的贊普是赤涅桑贊。根據(jù)最新考古調查,在東噶陵區(qū)內目前能確認的墓丘有11座。但在《桑瓦央瓊》中,曾明確記載被埋葬在東噶陵區(qū)的王室成員一共有19位,其中有6位贊普、10位王妃以及3位王室子孫。他們分別是赤年桑贊、達日年賽、朗日松贊(562—629年)、貢松貢贊(624—640年)、牟底贊普(?—797年)、赤祖德贊(802—841年)、卓擦穆尊、門布堅贊、列朗、金城公主、蔡邦直瑪推嘎爾、芒薩赤默仲聶、茹勇遵木措、奴薩瑪爾嘎、堆薩東尊卓嘎爾、蔡邦瑪杰、青薩贊莫多、快薩拉姆賴等。對比東噶陵區(qū)內能確認的墓丘數(shù)量與被葬于該陵區(qū)的王室成員數(shù)量,我們認為有部分王成成員在埋葬形式上存在同封異穴的可能性。
對東噶陵區(qū)墓主身份的考證,與木惹山陵區(qū)不同,我們在考證東噶陵區(qū)墓主身份時具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因為,在東噶陵區(qū),我們至今尚未找到任何一個可做參照物的基準點或遺跡遺物。將文獻記載與實地調查結合起來考證,我們發(fā)現(xiàn):第一,據(jù)《桑瓦央瓊》《雅礱尊者教法史》、《漢藏史集》等記載,貢松貢贊、朗日松贊、赤年桑贊三位贊普的陵位關系是左右連排的,而東噶陵區(qū)的大型封土墓18號陵、19號陵和20號陵也是左右連排在一條線上。第二,據(jù)《桑瓦央瓊》載,金城公主、芒薩赤默仲聶、茹勇遵木措和奴薩瑪爾嘎四位王妃的陵墓墓丘在東噶陵區(qū)是左右連排的。在《太陽王系》記載中,公主、徘薩赤尊、奴薩瑪爾嘎、芒薩赤默仲、青薩贊莫多、快薩拉姆賴六位的陵墓陵位也是左右相連的,與之可以聯(lián)想的是小型封土墓21號、23號、24號也是左右排列的。第三,吐蕃王陵在其梯形、方形、圓形等的封土形制上,考慮到等級的差別和其時代先后。松贊干布以前的贊普陵流行梯形,之后則改為方形。同時,王室內部其他成員也沿用圓形和梯形封土。東噶陵區(qū)的11號陵和15號陵,根據(jù)其位置、規(guī)模、封土形制等綜合因素,其墓主應該是松贊干布以前的贊普或之后較有地位的王妃陵。至于具體的主人,目前尚無法確定。同樣,16號陵和17號陵,根據(jù)其封土規(guī)模和形制判斷,應該是松贊干布后的贊普陵。據(jù)吐蕃史,松贊干布后入葬東噶陵區(qū)的贊普只有赤祖德贊和牟底贊普兩位。西藏資深考古學家強巴次仁據(jù)當?shù)厝说目谑霾牧希?6號陵的墓主判定為赤祖德贊,把17號陵墓主判定為牟底贊普。筆者認為,在未掌握更為確鑿的證據(jù)之前,16號和17號陵的墓主身份暫時存疑為妥。
文獻記載中達日年賽陵位的上下左右有一定的出入,但能夠確定的是朗日松贊陵周圍陵位。中科院考古所將達日年賽、卓擦穆尊、門布堅贊等三位成員的陵墓不僅計算為兩個單體陵,并把卓擦穆尊、門布堅贊兩位王室成員理解為達日年賽之妃,并把19號、20號陵認作他們的陵墓。首先,卓擦穆尊是王妃還是王兄,這個還需要做進一步考證;其次,根據(jù)文獻的描述,卓擦穆尊與門布堅贊陵墓跟達日年賽作為同封異墓,或以兩個小土丘的形式埋葬在達日年賽封土邊緣。
西陵區(qū)全貌(攝影/金海)
綜上,安葬于藏王陵東、西陵區(qū)的49人中,我們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墓丘數(shù)量和能夠確定墓主身份的墓葬數(shù)量十分有限。從這個層面講,陵區(qū)河床經(jīng)過千余年沖刷,已經(jīng)抬高了數(shù)米,部分陵墓有可能被淹沒在了沖積扇下,有待我們繼續(xù)加強藏王陵的考古勘察和試掘工作。
吐蕃王陵:陵區(qū)的劃分與布局
最早對藏王陵陵區(qū)嘗試進行劃分的是西藏文管會,但當時未對陵區(qū)的布局、規(guī)格、等級等加以區(qū)別。后來,四川大學霍巍教授從木惹山和東噶兩個陵區(qū)的營建年代、墓主身份、封土規(guī)格及墓丘分布等因素出發(fā),提出了新的看法認為:東噶陵區(qū)內的陵墓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吐蕃王朝建立之前的先君先王陵墓;另一類是吐蕃王朝建立之后夭折的王子和非正常死亡贊普的陵墓。而木惹山陵區(qū)內的陵墓絕大部分是吐蕃王朝建立之后即位的國君,墓葬的等級明顯高于前者,封土形制均比較高大,尤其是一些重要的陵墓性質特殊,封土宏大,是一般墓葬所無法比擬的。中科院考古所發(fā)表的藏王陵調查簡報以霍巍教授的觀點為基礎指出:瓊結吐蕃王陵的確可以劃分為東西兩個陵區(qū), 即木惹陵區(qū)和東嘎溝口陵區(qū)。兩陵區(qū)埋葬的死者有所不同, 木惹陵區(qū)多埋葬吐蕃王朝盛期的贊普, 東嘎溝口(東噶)陵區(qū)則主要埋葬松贊干布之前的吐蕃先君先王和意外死亡的贊普、王子等。
在兩陵區(qū)的營建時間的先后上,學界一致認為東噶陵區(qū)的營建年代早于木惹山陵區(qū)。在這兩個陵區(qū)中,木惹山陵區(qū)內的陵墓封土規(guī)模相對較大,且吐蕃王朝時期多數(shù)贊普也葬于木惹山陵區(qū)。但是我們不能僅憑兩陵區(qū)在營建時間上的早晚關系和陵區(qū)內封土規(guī)模的不同,就判定這兩個陵區(qū)之間存在著等級差異。首先,盡管吐蕃王朝建立后的多數(shù)贊普被安葬在木惹山陵區(qū),但東噶陵區(qū)也同樣安葬有吐蕃王朝時期的赤祖德贊、貢松貢贊、牟底贊普等贊普,尤其是赤祖德贊,其不僅在位時間長,而且對吐蕃王朝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絕對可以算得上吐蕃歷代贊普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人物。其次,從陵區(qū)內墓主身份看,兩個陵區(qū)內都安葬有贊普、王妃等王室成員,只是在數(shù)量上存在差異。最后,從陵墓封土規(guī)???,木惹山陵區(qū)內除松贊干布、芒松芒贊、赤德祖贊、赤松德贊、赤德松贊等五位贊普的陵墓封土規(guī)模超大以外,該陵區(qū)內其他贊普如都松芒布支、牟尼贊普等的陵墓封土規(guī)模反而較東噶陵區(qū)的16號、18號、20號陵(底長度為70~80米)為小。尤其是木惹山新發(fā)現(xiàn)的25、26號墓的封土直徑更只有10米,在東、西兩個陵區(qū)規(guī)模最小。此外,兩陵區(qū)存在等級差別的另一條主要依據(jù)為吐蕃王朝時期夭折的王子或非正常死亡贊普安葬在東噶陵區(qū)。但事實上,吐蕃王朝時期非正常死亡或早年夭折的7位歷代贊普和王室成員中,除了貢松貢贊、牟底贊普、赤祖德贊三位被安葬在東噶陵區(qū)外,其余牟尼贊普、絳察拉本王子、赤德松贊、朗達瑪、沃松等均安葬在木惹山陵區(qū)。其中,牟底贊普和絳察拉本兩人同為早年夭折,卻為何葬于一東一西呢?
綜上,筆者認為,據(jù)目前的材料。還難以證明東、西兩個陵區(qū)間存有等級之差別。
霍巍教授還進一步指出:木惹山陵區(qū)內部的東、西兩列陵墓,也存在著等級差別,即其西邊一列陵墓看來主要安排的是吐蕃王朝中在位時間較長的國君;而其東邊一列陵墓則主要葬入吐蕃王朝中在位時間不長或未及即位的王子等,其墓主身份品級明顯低于西邊的陵墓,在陵區(qū)中似乎是以陪葬墓的形式出現(xiàn)的。筆者雖贊同西陵區(qū)西邊一列陵墓所葬國君均為在吐蕃王朝中在位時間較長的贊普的觀點,但很難認同其東邊一列陵墓在身份品級上低于西邊一列陵墓的說法。第一,東邊一列陵墓既沒有明確的排列方式,墓主身份又不能完全確定,尤其是達瑪贊普陵、妃赤瑪略墓、赤德松贊陵等也安葬在東邊一列陵墓,從中我們很難分出等級差別。第二,從文獻和早期航片資料都顯示木惹山西邊一列墓的西南平灘上似乎還分布有其它陵墓。若將來發(fā)現(xiàn)陵墓,那么目前所謂東西兩列陵墓在規(guī)格、墓主身份等級上的差異又是另外一種概念。所以,僅憑東西兩列陵墓墓主在位時間長短來判定等級之差,為時尚早,相信這些疑惑在未來的考古工作中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在西陵區(qū)中,1號、2號、3號、5號、6號陵在排列上呈南北向、橫行一字型排列,學界對這一特殊排列方式頗為關注。有學者認為,吐蕃王朝時期的陵墓在選址和分布上應該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尋。其實,除了1號到3號陵完全是一字排列外,5號、6號陵與1號至3號陵在封土排列方向上并不一致。同時,這在東陵區(qū)也存在這種陵墓橫行排列的現(xiàn)象:東噶陵區(qū)18號、19號、20號陵是呈東西向排列的,這與木惹山陵區(qū)的南北方向排列有所不同。據(jù)《桑瓦央瓊》所載,吐蕃早期有血親和姻親關系的人往往會被葬在相鄰區(qū)域。故少數(shù)陵墓在排列上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可能是偶然的個例。此外,在為眾位贊普選定陵位時,有可能參考了墓主的生辰八字信息,所以才出現(xiàn)因各墓丘墓主生辰八字不同,故而在分布上毫無規(guī)律可尋。 ? 《西藏人文地理》 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