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伊丹才讓
藏族詩人伊丹才讓和他的漢文詩
◎伊西拉姆措
[摘要]?伊丹才讓是新中國成立后成長起來的第一代用漢文寫作的藏族詩人,他勤奮耕耘,努力創(chuàng)作,他的詩歌內容豐富,感情飽滿,哲理性強,且比喻俊雅,文字優(yōu)美。由于他善于汲取藏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因而在他大量的漢文詩中很好地反映了藏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讀他的詩能夠體會到濃郁的藏族特色。
[關鍵詞]?伊丹才讓;其人其詩;其特點
安多詩人伊丹才讓是新中國成立后,成長起來的第一代用漢文寫作的藏族詩人之一。伊丹才讓在當代藏族文學界里是一位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這主要從兩方面來講,一是他的作品,二是他對藏族文化的復興和更新上的一些直率的觀點,因而他的名字被廣泛知曉。伊丹才讓非常重視藏語文學的發(fā)展,而有趣的是他是一個用漢語寫作的作家。在這篇論文里我把伊丹才讓的漢文詩稱作:“解放后的藏族漢文文學。”在他的詩歌里他熱情地嘗———用漢文詩來表現(xiàn)真實的藏族情感。伊丹才讓的詩歌實際上是對藏族傳統(tǒng)詩歌的一次再收集、再恢復、再建造,同時又是一種再創(chuàng)新。用一種交叉文化的角度來閱讀他的詩歌可以使我們避免簡單地理解藏族文化和文學,從而給不同性、多樣性和復雜性留出空間。
一、伊丹才讓創(chuàng)作的社會背景
伊丹才讓的詩歌出現(xiàn)在一種特殊的背景下,這一點需要我們去思考。如哈薩斯多塔德(HeatherStoddard)所說,藏族社會在民主改革前并不是如我們所了解的那樣是一個和諧的傳統(tǒng)化的社會。社會主義在藏區(qū)社會的建立主要是去除舊的和封建農(nóng)奴制度。新時期開始后,從來沒有聽說過的社會主義文學開始在雪域傳播。文學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成為文學的指南。新文學開始從群眾中產(chǎn)生,用群眾性的語言為群眾服務,并且歌頌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英雄。一群進步的藏族高層學者對社會變革所帶來的變化也產(chǎn)生了巨大的熱情。但這與藏族的傳統(tǒng)作家文學與藝術所表現(xiàn)的內容形式是截然不同的,藏族的傳統(tǒng)文學與藝術具有濃厚的宗教思想。
最先寫作的第一批藏族作家大部分都是受教育程度很高的人,很多都是出身于貴族家庭,接受過舊時傳統(tǒng)教育。他們主要是寫詩歌,用母語藏文寫作。
在新制度下成長起來的藏族年輕作家,大部分接受的是漢文教育,因雙語教育在那時幾乎沒有。這些年輕人大都來自貧窮家庭,在他們還是少年文盲的時候就熱情地加入到革命隊伍當中,投身到了社會主義建設里。在加入革命隊伍之后,他們的教育大多是通過漢語接受的。之后,一些人選擇用漢文寫作,伊丹才讓就是其中的一位。
20世紀50年代以來,用母語創(chuàng)作的藏族文學和用漢語文進行創(chuàng)作的藏族文學在并行發(fā)展,這兩種文學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有時有些文化價值觀甚至是互相對立的,但是它們的并存又在文學術語和語言的雜配上帶來了一些有趣的結果。
二、伊丹才讓與他的詩
(一)革命的兒子
“當我參加革命的時候,我只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在那個時候我知道的只是舊社會意味著苦難。在革命隊伍里我接受毛澤東思想的教育,我加入了共產(chǎn)黨,并且真誠地認為共產(chǎn)黨給予我智慧和理想?!?/p>
伊丹才讓1933年出生在安多宗喀地區(qū)一個貧窮的家庭。他童年時是一個牧童,有時也去給富人家?guī)凸?在他快成為一個少年的時候,才進入小學學習。1949年的8月,在上學的他聽到謠言說“紅頭發(fā),綠眼睛的解放軍要來了”,心里感到害怕,當解放軍真的來了后,他發(fā)現(xiàn)他們是一伙好人,因為他們把食物分給窮人,并給村民錢讓他們買羊。1949年11月,他參加了革命隊伍,那時只有16歲。
1952年,他進入西安的西北藝術學院學習,1954年他進入蘭州的西北民族學院歌舞團工作,他身兼數(shù)職,既是演員又是填詞人,既是藝術老師又是編導。從1955年起他開始搜集民歌,并將它們譯成漢文。1957年他編導的《拉卜楞的節(jié)日》獲得了“全國優(yōu)秀節(jié)目”的榮譽。1963年他的歌詞《雪山把江河送出來》被譜成曲發(fā)表在《上海歌聲》。
1958年,伊丹才讓創(chuàng)作了他的第一首詩歌《金色的駿馬》,這是一首10段的四行詩,是歌頌社會主義建設和合作化改革的。這個時期,他相信社會主義很快就要建設成為一個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他的這種信仰達到了極致。1960年9月,在出版的《雪山集》的詩歌里向讀者闡釋了他革命化的詩歌哲學,“因為只有那些攀登過雪山的人才理解道路平坦的可貴性?!?963年他的民歌集《婚禮歌》出版。這些民歌都是收集于他的故鄉(xiāng)安多,并全部譯成漢文。伊丹才讓對民歌的興趣并不是偶然的,伊丹才讓說:“民歌是我寫詩的啟蒙老師?!泵窀枋撬谰玫脑姷撵`感的源泉,也是他詩歌的田野。
從上世紀50年代初期起,他參加了所有的政治運動,“文化大革命”和不斷進行的政治運動致使伊丹才讓的政治和哲學觀點日趨成熟,歷史改變了同時也影響了伊丹才讓的生活和他的哲學觀點。就如同詩人所說“太多的痛苦的經(jīng)歷使我有了機會去思索?!?/p>
(二)個性和詩歌
經(jīng)過了一個長時期的思索,他開始了解母親(藏族文化)的個性,他開始追尋藏民族古老和輝煌的文化。他第一次深深地意識到母親在他的感覺中日漸虛弱,她需要兒子對她的扶持:如果你不在你母親的茶碗里放一塊酥油,那你是怎樣一個兒子?
自此之后,伊丹才讓不斷地關心藏區(qū)的發(fā)展,尤其關心藏語在教育上的發(fā)展。由于他的思緒一直都在關心著藏語的發(fā)展,自1980年起他又重新開始學習藏文并且努力提高用藏文寫作的能力。以后他可以比較容易地閱讀藏文書籍,可閱讀被翻譯成藏文的他的詩。在1982年寫的《晶亮的種子》一詩中,作者贊美藏族語言的豐富,作者寫道:“打從吞域人撥下三十顆晶亮的種子①,文明的史冊收攬了三部四茹岡的勝跡②,……再冷的嚴冬也鎖不住播種的季節(jié),今朝玉龍已經(jīng)吟嘯,三十顆水晶種子(藏文三十個字母)就要發(fā)芽,……”伊丹才讓關心用母語進行創(chuàng)作的藏文詩歌的發(fā)展,他的很多論文多數(shù)都在論述這個主題。他的詩《信念在于超越自身慨嘆的警悟》集中表達了對藏族青年知識分子的關心。他經(jīng)常與他們交往,特別是那些來自安多的。他擅長交流的特點幫助了他與那些青年知識分子進行廣泛接觸,他一直認為,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他今天的詩歌成就。兩代人的生活和對詩歌的概念是很不同的。對于年輕人來說他是道德誠實、尊嚴、強烈的文學的激情、熱情的源泉和美好的象征。①“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國開始了文化復蘇時期,伊丹才讓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1980出版了《雪山集》,這本詩集囊括了他1958至1965年創(chuàng)作的全部詩歌。除《雪山集》之外,他到今天共出版了4本詩集,還有論文集。以下是他的作品:
(1)《雪獅集》是1978到1990年創(chuàng)作的詩。這本詩集共有76首自由詩,于1991年出版。這些詩主要是對社會問題的一些思考。其中兩首題為“問”和“母親心授的歌”的詩是伊丹才讓詩歌的里程碑。“問”創(chuàng)作于1980年,是對現(xiàn)實問題的深入思考。“母親心授的歌”創(chuàng)作于1981年,是一首49段的四行詩,有豐富的政治含義,但它不同于以前所用的那種修辭方法。
(2)《雪域集》1992出版,這本詩集匯總了詩人從1974至1991年用新的一種詩歌形式創(chuàng)作的詩。這種詩歌形式稱作“四一二式七行詩”,即每首詩是3段七行,第一段是四行,第二段是一行,最后一段是兩行。每首詩都有豐富的比喻,追憶以往,喚醒人們對真善美的向往。詩中豐富的比喻使讀者產(chǎn)生美好的聯(lián)想,也使讀者的感情與豐富的聯(lián)想產(chǎn)生共鳴與撞擊,使詩與讀者的情感表現(xiàn)都達到高潮,之后回到現(xiàn)實趨于平緩,最后兩行詩就是這種情感上的平緩表述,實際也是對整首詩意義的引伸與發(fā)展。在這個集子里詩人的哲學思想達到了成熟:他思考國家走過的艱難里程以及個人與國家命運的緊密相連。
(3)《雪韻集》1996年出版。這個集子收集了詩人1963年到1996年所寫的散詩,它的出版主要是為了1996年在甘南合作召開的“伊丹才讓詩歌成就研討會”。
(4)《雪域的太陽》1997年出版,選編了詩人以前所寫的最好的詩。
(5)《雪山獅子吼》1999年出版,是一本論文集。
1999年詩人又編著了《雪域哲人的思辨之花》,它收集了不同作者和詩人自己對平措汪杰科學研究的評價。平措汪杰通過思辨理論研究認為,月球上有水,這個研究成果經(jīng)人類登上月球后得到驗證,從而研究成果得到了世界的認可。伊丹才讓稱其研究成果為“花”,不單是對老朋友的敬重,更重要的是對其科學研究在科學史上的重大貢獻的高度贊美。這也說明藏族文化的研究是可以達到高科研水平的。
三、伊丹才讓的詩與民族特性
(一)詩與民族性
伊丹才讓通過運用他特殊的文學語言,運用文學上豐富的象征性,使他的作品不同于別人的作品,作者在作品中通過表現(xiàn)不同來反對固定的創(chuàng)作方法。如同我們所看到的,伊丹才讓對藝術和人文主義的追求在詩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詩歌是心靈與心靈的對話,詩歌是一個新生的嬰兒,并在聽眾中間撥響同情的心弦?!币恋げ抛屨J為詩歌具有社會和人道主義的使命。他具有哲理和忠告性的聲音把他的讀者引入思考和行動。他認為詩的屬性首先是民族的。他在一篇論文中寫道,詩是一個民族心靈渴望的表達。
伊丹才讓的詩歌深深地被藏族口頭傳承文學所豐富,他塑造的一個個新的形象系列被人們所感知。這些古老的形象被注入新的意義,成了鼓動人心的力量。
“雪山獅子”的形象,最早出現(xiàn)在敦煌古藏文史料中,以后它出現(xiàn)在伊丹才讓的詩歌里成為了一個有影響的比喻,并且是他最珍愛的比喻,雪山獅子也成了他的別名。1982年,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第一屆少數(shù)民族文學學會上,他把自己介紹為“來自青藏高原的一頭小獅子”,他也被藏族人親切地稱為“是由母親的乳汁喂養(yǎng)的一頭小獅子”。他的詩被譽為“雪山獅子在青藏高原上的吟嘯”。在《雪獅集》里,伊丹才讓這樣寫道:雪山獅子的形象,已滲透在雪域這塊土地的地理、歷史、文化、藝術、宗教等方方面面。
然后他又從藏族的地理、語言、文學和藝術等方面論證確有雪山獅子在青藏高原曾經(jīng)存在過。他認為,雪山獅子如同龍在漢族文化中的價值一樣,它鮮活的存在于藏族人的意識世界里。
?(二)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延伸
伊丹才讓的詩歌世界深深地與哲學思想中的“動”“going”聯(lián)結在一起。如羅伯特(B.Ekvall)指出的那樣,在藏族的哲學思想里“動”占著重要的地位,同時反映在詞匯里。一個人稱作groba(走著的一個人),佛被稱作GrobaIblama(高層的走著的人),男人被稱作grobarenchen(有很高價值的走著的人),很多的詞匯證明在藏族的哲學世界里,人是“走著的”(going),如藏族的游牧生活、轉經(jīng)、轉山、朝佛,這些每天的生活內容都證明了羅伯特理論的真實性。
伊丹才讓走過了青藏高原的很多地方,在經(jīng)過“文化大革命”長時期與本民族文化的被隔離后,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之后,他每到一個地方開始注意與本民族文化的交流與溝通,這種交流與溝通也成為他詩歌靈感的源泉。詩人這樣寫道:“我的靈感被太陽的金色車馬所牽引,當我在到處旅行的時候,我在我的心靈深處建起金色的理想的橋梁?!痹谝恋げ抛尩摹白摺?、“動”的體系里,旅行喚醒了過去,并建立起與自己鄉(xiāng)土文化的聯(lián)系,這是一種親切的聯(lián)系,它屬于一種重新建造的嶄新時代。
在《雪域集》里我們可以讀到很多旅行詩歌。這部分的詩歌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歌頌雪域的自然景觀,如“云從岡底斯來”等。二是對古跡石碑引出的文化價值的思考,如對布達拉宮的詩,對唐蕃會盟碑的詩。三是對雪域偉人的頌贊,如對尊者阿底峽,十世班禪,吞米桑布扎等人的歌頌。
在伊丹才讓的詩歌里,為表述過去和現(xiàn)在之間及語義的相互影響,它表現(xiàn)出一種特殊的書面文學結構,即詩歌在頁面的中間,其余的解釋都放在頁面的上下,在注釋里除了有詩人去過的地方和日期之外,標題和長長的副標題把讀者引向詩歌的中心。
伊丹才讓的大部分詩歌(尤其是行吟詩歌,在文化上有豐富的內涵)都伴有附言和腳注,有對去過的名勝進行歷史性的介紹,有闡釋一些難于理解的文化內涵。附言與腳注用散文形式寫成,它們雖不是詩歌的一部分,但對理解詩歌起著重要的作用。在伊丹才讓詩歌的頁面上,過去和現(xiàn)在,詩歌和散文,喚醒(對過去文化的)和解釋(對現(xiàn)代的讀者),這些一同出現(xiàn)在同一首詩頁里。
?(三)漢文中的藏族性
在這里,只是針對伊丹才讓將第一語言藏語如何轉換到漢語并進行創(chuàng)作的問題。因為在兩種語言的背景下進行創(chuàng)作的作者,往往有意無意地將母語翻譯成第二語言進行創(chuàng)作。我把這種創(chuàng)作叫作“翻譯的角度”。但伊丹才讓的另一種創(chuàng)作,許多方面不同于前者。這樣就能理解我所談的“漢文中的藏族性”。
對于用漢文寫作的伊丹才讓(藏文幾乎是文盲,在少年時期就接受漢文教育),創(chuàng)作中的主要問題是如何運用被采納的語言來創(chuàng)作,但這種語言不是作家的母語,不是作家靈魂所屬的語言,故當藏族作家伊丹才讓在用漢語進行創(chuàng)作時,是在向兩個世界的溝壑進行溝通,在這個創(chuàng)作進程中就形成一種壓力,伊丹才讓的詩歌創(chuàng)作始終處在這兩個進程的壓力之下。這種壓力使他在漢語創(chuàng)作中又時時感受到藏文化的影響,并在有意無意中運用母語文化。這種語言和文化上的壓力已成為一種文學現(xiàn)象,被認定為一種語言學意義的發(fā)明形式被引入到了很多書中。這種形式成為伊丹才讓詩歌的一種特性,一種語言形式。兩種語言文化有一種不能比較的無共同尺度的空間,而通過腳注、解釋、附言來填補了這些空間。通過這樣做,伊丹才讓有意識地在漢文寫作中建立自己獨特的風格。在他的詩歌里讀者可以深深感受到藏族的文化特色,在他的詩里讀者可以領略到漢語不再是單純的漢語,它成了理解藏語的參照,這就是兩種語言的雜交。
漢文中的藏族性指的是伊丹才讓的詩歌里運用語言的一種方法,通過這種語言運用方法,伊丹才讓試圖在漢語詩歌中保留純真的藏族特色。在這種使用語言的方法里,漢語言的語法詞性被忠實地保留著,而他的一些詩歌語言又獨出心裁地與藏語音相合,在這種語言里凡懂得藏語就能夠幫助讀者很好地理解詩歌。下面來看一下詩中是如何運用藏漢語言的結合來反映藏族特色的。
? 1.翻譯:指把藏族式的表情達意方法,如隱語、諺語、傳說、人名、地名等譯成符合漢語語法的書面—116—語,這樣詩歌中反映藏族特色的文化是用漢語言寫成的,但大部分都是藏族人熟悉的,沒有多少漢語的意思。如(1)“羚羊城”gtsod———指合作(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它的藏族傳統(tǒng)名子為“羚羊”。(2)“犄角城”rwamkhra———指一城堡由動物的犄角所建。根據(jù)藏族傳說,它是由格薩爾的夫人珠牡所建,在現(xiàn)在的青海果洛達日縣。(3)“乳?!盿omso———藏族人相信大昭寺起初是建在乳海上的。(4)“馬拉金輦”rtabdundbngpo———這是一個藏族隱語,來自于印度古典詩歌,指太陽是由七匹綠色駿馬所牽引的運行的金輦。(5)“三歲馬駒的汗水”———這是藏族隱語是漢文中所稱的大渡河,藏語稱Rgyalmorngulchu,根據(jù)藏族傳說這條河是由三歲馬駒的汗水匯流而成。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最好的用翻譯的語言進行創(chuàng)作的詩歌是《母親心授的歌》。在這首詩歌里伊丹才讓完美地將藏族的傳統(tǒng)民歌按照漢語的韻律翻譯過來,但很好地保留了藏族民歌的特色。
2.音節(jié)上的轉換:由于藏族的一些人名、地名和文化有自己的表達方法,而用漢語無法很好地表達,故將藏語的音節(jié)轉換為合適的漢語語言音節(jié)。如羊卓雍措“Yarbroggyumtsho”;散姆楚指Bsam“grubJianziBaguoer”;江孜巴郭爾“Rgyalrtsedpalskor”,等等。
?3.復合法:這是語言學上的一種表達法,是以漢語的語音音節(jié)和詞義來表現(xiàn)藏族文化。如“shoston”(乳酪節(jié)),伊丹才讓寫作“雪頓”,在這里“雪”的音和藏文酸奶的音“sho”相諧,并且“雪”能讓人聯(lián)想到藏族人崇尚的白色,頓(在漢文中是中斷、停頓,還有餐次的意思),這樣“頓”在這里的運用暗指節(jié)日期間大家都在休息并且有美味的佳肴?!翱▔|”指藏族人生活中的日常所用的地毯,藏語稱為“Khagdan?!薄翱ā?有卡住的意思)這個字的選用是為了與藏語的語音相偕,但是“墊”的選用非常巧妙,它與藏語的“gdan”(墊意)語音相偕,所以在字意和語音上都能讓人聯(lián)想到藏語的“gdan”?!傲_布林卡”藏語是“Norbuglingka”,“羅”、“布”,這兩個字的選用完全是音譯而來,與藏文的原意寶貝沒有聯(lián)系,但“林”與藏文的“gling”(花園、公園、洲、島)在字意和音節(jié)上都相近或相偕,有點藏族文化的人,一看便知。
伊丹才讓在詩歌里所運用的交叉語言學的表達方法非常廣泛。上面這些例子是為了說明,如果用漢語寫作的藏族作家巧妙地運用漢語,便可成為他們創(chuàng)作的源泉之一。當他們在用漢語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時,在詩歌里往往會出現(xiàn)很多用藏語表現(xiàn)藏族文化的內容。這種形式的創(chuàng)作在某種程度上“破壞”漢文結構的同時又是對漢文的一種充實。新的詞匯的運用,新的想象的運用和新的語言表達方法的調動,這會對漢語表達法及其結構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
漢語文學中的藏族性,主要是指它的內容及其所運用的雜交語言。這種特殊語言的運用表明了作者與母語文化的一種聯(lián)系。這種創(chuàng)造可以給讀者和作者帶來更深的啟迪。在這些作品里我們可以體驗更新和恢復,可以體驗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翻譯和被翻譯,多樣性和復雜性。
注釋:
①②指藏族古代區(qū)劃:即上阿里三部;中衛(wèi)藏四茹;下多康六岡(部,茹,岡均為區(qū)劃單位)。吞米桑博扎是藏族文字的創(chuàng)造者,吞米:即“吞”地方的人,或吞姓人。桑博扎,即名字,就是,吞地人桑博扎。三十個水晶種子:指三十個藏文字母。
①伊丹才讓詩歌研討會1996年10月在甘肅甘南州召開,許多和尚手里拿著伊丹才讓的詩集,從附近的寺院來到會場請他簽名。
參考文獻:
[1]伊丹才讓.雪山把江河送出來[J].上海歌聲,1963.
[2]平措汪杰.月球存有液體[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3]洪子成.當代文學的概念[J].文學評論,1998,(6):38-49.
[4]李佳俊.民族的形象[J].拉薩:西藏民族出版社,1989.
[5]馬蘭(MaconiLara).對當代藏族文學的一點看法:超越,本源,哲理[J].格?;?1996.61-62.
[6]伊丹才讓.婚禮歌[M].上海文藝出版社,1963.96.
[7]伊丹才讓.雪山集[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0.187.
該文譯自意大利文學博士馬蘭論文